山西日報 | 專題報道2021年“全省優秀共產黨員”、集團公司設計員朱少輝
發布時間:2022-08-17
瀏覽量:
朱少輝是集團公司一名設計員,多年來一直從事風電機組的研發設計工作。在2021年“全省優秀共產黨員”評選中,朱少輝獲此殊榮。多年來,憑借不斷攀登科學高峰的信心和意志,朱少輝成為全國青年崗位能手、第九屆山西省十佳中青年優秀科技工作者,先后獲得2019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,2020年全國勞動模范,2020“感動山西”十大人物等榮譽稱號。
8月13日,山西日報《奮斗者正青春》專欄以《乘風而上 逐浪前行》為題對朱少輝進行深入報道。
“塔筒接口尺寸比預期大得多,不能單純通過過渡段轉接,必須重新設計,盡快出方案。塔筒主體參數需要結合風電場的風資源載荷數據,并兼顧運輸、吊裝便利性再核算一下!”
8月2日23時許,太重集團技術中心風電所的辦公室里燈火通明,該所設計員朱少輝和設計組組員正持續溝通著太重10MW海上風電機組塔筒的設計工作細節。低語討論、電腦鍵盤和鼠標點擊聲不疾不徐敲擊著深夜的幽靜,沉穩和緩一如朱少輝其人。“時間緊、任務重,項目組成員全都保持著這樣緊張的工作狀態,為保證設計任務按時完成,加班到半夜是常態。當前,我和組員正在進行太重10MW海上風電機組塔筒的設計工作,為該機型今年安裝做準備。”朱少輝娓娓道來。
從2009年起自主研發1.5MW風力發電機組至今,朱少輝與風電結緣已有13年,他最大的興趣就是解決技術難題。從課堂到崗位,從書本到應用,靠著這股鉆勁兒,朱少輝在較短時間內成為太重風電所的設計骨干。他和同事先后共同開發了2MW、3.XMW、5MW等系列風電機組,所參與設計的風電機組也越來越“高大上”,單機容量從1.5MW逐步增大至10MW,從陸地進入了海洋;風輪直徑從77米擴大到180米以上,葉尖高度從最初的100米提高到逾200米。
“我算過一筆賬,拿10MW風電機組來說,每轉一圈能發近20度電,風況良好時一天轉1.3萬圈,可以發出24萬度電,可滿足一百個家庭一年的用電。”選擇這個艱苦研究方向的原因,朱少輝在自己設計的10MW風電機組的樣機前解釋:把取之不竭的風源轉化成電能供往千家萬戶,意義非凡。
去年8月,太重首臺4.5MW風電機組成功并網發電,標志著太重集團該領域正式跨入陸上低成本大功率新階段。看著鐫刻著“TZ”印記的風機昂首挺立,巨大葉片展翅舞動在天地之間,設計者朱少輝和他的團隊是最興奮的。2020年9月,這臺面向東北、華北、西北地區的全新機型SBU項目組正式成立,朱少輝和機械設計組9人,開啟新探索。
為保證設計進度,設計4.5MW風電機組方案時,朱少輝和設計組爭分奪秒、連續加班,不斷優化產品的設計參數,1個月內設計方案幾次易稿。“要保證市場競爭力,發電系統大膽采用雙饋發電機+雙饋變流器方案是可行的,變壓器、變流器頂置于機艙更有利于降成本!”2020年10月,就在設計方向逐步清晰可以進入下階段時,去北京參加完國際風能展覽會回來的朱少輝受到啟發,在低成本、高發電、高可靠性上萌生了大膽想法,這意味著好不容易確定的設計方案又要大改。
牽一發而動全身,面對產品設計改動帶來的矛盾,設計組成員來不及喘口氣又快速投入到持續兩個月的挑燈夜戰中,進入詳細設計階段后,朱少輝帶領團隊將整機設計進行了全面分解和梳理,大到機架造型結構、塔筒鋼板選材,小到螺栓表面處理工藝、電纜型號長度,力求把設計做到極致。在此過程中,還解決了錐軸承集成式布置、機艙輕量化和低高度設計、下撓控制、設備冷卻等一系列技術難題。
經過一輪輪設計優化迭代,一套極具市場競爭力的設計終于呈現出來。在同功率等級的對手面前,太重4.5MW風電機組不僅價格更具優勢,而且重量更輕、發電量更高、使用更智能,也因此迅速獲得市場認可。當前此機型在山西該領域多個項目中已有40余臺訂單,正逐步實現批量化生產,將有力推動公司在新能源產業方面實現更快、更好、更大發展,為“雙碳”目標的實現貢獻更大的太重力量。
繁霜盡是心頭血,灑向千峰秋葉丹。科研人員用信心、意志不斷攀登科學高峰、創造科技奇跡。朱少輝作為全國青年崗位能手、第九屆山西省十佳中青年優秀科技工作者,榮獲2019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,2020年全國勞動模范,2020“感動山西”十大人物,2021年“全省優秀共產黨員”稱號。
“今年太重成為山西省風電裝備產業鏈‘鏈主’企業,我有了新目標:立足山西,輻射全國,以系列化、標準化、模塊化理念豐富風電產品,以智能化、國產化、輕量化設計增強競爭力,助力公司高水平履行‘鏈主’責任,以過硬的技術實力助力我省新能源產業發展。”朱少輝對下一步乘風而上、逐浪前行充滿信心。